附件:《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思政案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02浏览次数:369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思政案例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

专业技能实践

授课教师

蒲小莲 沈阳

所属专业及代码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贯通)051600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年级

三年级

学时

64

教学方式

理实一体

二、课程思政目标定位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贯通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围绕“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港航设备相关工作的知识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兼顾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采用项目为载体、任务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赛事技术前沿、赛事模式及赛项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引入、结合课堂过程实操训练,增强学生机械、电气、PLC及气动控制技术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强化规范安全,培养创新协作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课程思政建设依次围绕“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认知”、“送料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送料及搬运系统组装与调试”、“物料传送及分拣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物料搬运传送及分拣机构的组装和调试”、“生产加工设备的组装与调试”共七个学习任务展开。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认知”学习任务重在激发学生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送料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和“物料传送及分拣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学习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规范意识,强化规范操作;“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学习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行业自信和岗位自信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使命担当;“送料及搬运系统组装与调试”任务重在培养学生具有与未来从业岗位需具备的团结协作、不轻言放弃、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的岗位素养;“物料搬运、传送及分拣机构的组装和调试”、“生产加工设备的组装与调试”任务重在培养学生勤勉坚韧的工匠精神。

本课程的思政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强化规范安全,培养创新协作精神,弘扬工匠精神。

三、课程思政实践举措

1、宣讲中国故事,培养责任担当

机电一体化系统认知”项目中,通过观看现代机电一体化生产流水线视频,讲述我国智能制造时代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及相关优势,树立学生对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行业自信,同时明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学生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项目实践中机械手的搬运功能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中应用已非常广泛,此项目实践中通过相关工业机械手前沿应用领域介绍、中国空间站机械臂视频引入,不仅激发学生因祖国机械臂的不断发展及航天事业的举世瞩目成绩而自豪,增强民族自信,还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系,同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项目实践中讲述机械手搬运功能时,延伸到港航物流设备中门座式起重机装卸货操作,在视频演示熟悉门机实现的装卸货搬运功能的基础上,讲述机电专业优秀毕业生在港航企业工作大有可为的事例以及我国港机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振华重工”拥有目前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1600吨龙门吊的案例,树立学生对港航领域的行业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2、熟记规范要求,强化规范安全

送料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为项目任务引领的第一次实践,从一开始就引出学生实践中的规范意识培养与安全操作要求十分必要。本次实践项目通过介绍世赛“机电一体化”赛项技术规范,同时分享我校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机电一体化赛项时的评分规则及评分流程经历,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熟记机电一体化技术安全规范要求,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规范意识。

物料传送及分拣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项目实践中,在皮带输送机拆装环节,介绍码头堆场皮带输送机应用案例,案例堆场皮带输送机系统皮带安装倾斜对装卸货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皮带安装倾斜及跑偏的可能的处理办法,通过港航领域的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在机构操作过程中务必牢记皮带输送机安装操作的规范要求。

3、听校友优秀故事,提升岗位素养

送料及搬运系统组装与调试”为课程任务引领项目的第三次实践,学生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岗位素养的培养重要性愈加凸显,在此项目实践中首先讲述我校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九届、第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赛项时通过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尝试,改造控制器以对接传感器,最终得以如愿走上赛场,展示风采的小故事;另外再讲述我校校友——二十大代表门机司机“黄强”的优秀事迹,他刚开始工作时每次作业结束依然留在门机上反复练习,经过22年如一日的操练,不仅练就快、稳、准的操作本领,还做到货物零损耗、安全零事故,他练就的一项“独门绝技”,能在25米高空,操作门机在30秒内把直径5厘米的钢针精准地插进地面上直径10厘米的圆桶中,他还与同事多年自主研究了门机操作模拟器,通过“独门心法”培育蓝领精英。通过校友优秀事迹的分享,培养学生具有与未来从业岗位需具备的团结协作、不轻言放弃、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的岗位素养。

4、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

物料搬运、传送及分拣机构的组装和调试”项目实践中,以分拣机构上“小光纤”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展示在国外技术封锁的艰难环境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带领团队攻关光纤传感技术,十年磨一剑,攻坚克难,为祖国航天航空等重大装备极限环境下的多参数监测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对新技术、新技能的求知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志向。

生产加工设备的组装与调试”项目为综合性实践项目,系统功能复杂且实施难度大为增加,在此项目实践中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亚洲邀请赛上我国参赛选手徐达团队第四次登上世界技能之巅为案例引入,弘扬和传承徐达团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品质所诠释的冠军工匠精神,使学生继续发扬“专心、专注、专一”的精神品质,弘扬勤勉、坚韧的工匠精神。

四、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机械手搬运机构的组装和调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先修课程为《电工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传感器与PLC》、《电机原理与控制》等专业课程。学生已经学完上述课程,进入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本课程学习。

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组装与调试”为本课程学习的第二个实践项目,通过机构的机械组装、程序设计、电、气路安装、系统调试等环节对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的搬运功能进行实践。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认知”和“送料机构系统的组装与调试”实践,学生已经对于任务引领的实践模式有了一定的熟悉,但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规范操作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通过在任务实施前展示以前同学完成的搬运机构成品图片、视频,使学生对规范操作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能对自己即将实施的工作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任务结束进行评价时教师参考世赛“机电一体化赛项”的工艺规范要求进行评价,使学生不断积累安全规范操作经验,达到进一步强化安全规范操作的目的;另外学生对于新的搬运机构功能及应用领域相对陌生,通过视频演示天津港“门机”现场作业进行装卸货操作、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发展与机械臂作业视频演示,振华重工最新龙门吊的介绍等树立学生对港航领域的行业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的机构组成与功能

2)会根据系统的搬运功能进行程序设计

2.能力目标

1)能选择合适的工具,会根据装配示意图正确、规范进行系统机械组装

2)会根据电气原理图实施组合系统规范进行电气接线、气路安装。

3)能根据控制要求,采用顺序功能图程序设计并进行系统功能调试

3.情感态度思政目标

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强化规范安全,培养创新协作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内容

思政融合点

教学方式

融入过程

任务导入: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认识

民族自信

爱国情怀

启发式教学(问题引入、图片、视频)

提问:大家所了解的机械手应用领域有哪些?结合学生回答,再以图片形式展示相关工业机械手前沿应用领域、引入中国空间站机械臂视频,通过机械手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介绍及空间站机械臂发展与空间站作业视频演示,激发学生因祖国机械臂的不断发展及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而自豪,增强民族自信,并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任务解析:机械手搬运机构系统功能

职业素养

行业自信

启发式教学(图片、视频)

提问:机械手的搬运功能在港航领域有应用吗?通过视频演示天津港“门机”现场作业进行装卸货操作展示机械手在行业特色领域中的应用、讲述机电专业优秀毕业生以良好职业素养在港航企业安全规范操作的案例,再引入振华重工最新龙门吊的介绍,坚定行业自信。

任务实施:机械手搬运机构组装与调试(机械组装、电气回路安装、气动回路安装、系统程序设计与调试)

安全意识

规范意识

协作意识

案例式教学(图片、视频引入)

展示以前同学完成的搬运机构成品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成品中的不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在机构组装与调试中的安全操作意识与遵从专业技术规范的规范意识

通过送料机构系统实践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指出小组同学的系统实施效率与团队协作的正相关关系,引导学生小组团队协作实施任务,在遵照专业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完成系统组装及调试工作,实现相应功能并提高组装与调试效率。

任务评价(自评、互评)

规范意识

职业道德

讨论式教学(任务评价)

教师对各小组实施的系统组装及电气布线、气动回路安装的进行工艺规范评价(参考世赛“机电一体化赛项”的工艺规范要求进行评价)以及任务完成的总体评价,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协作意识。

督促学生在任务书上进行公正、客观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诚信的职业道德。

环境清洁(打扫工位现场,保持工作台和环境清洁)

规范意识

职业素养

案例式教学

学生打扫工位现场,保持工作台和环境清洁时,教师讲述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十届”机电一体化赛项的评分环节,各工位完成任务后,如果还有工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哪怕只是不到1cm导线芯)等在工作台或工位地面,都会计入处数进行扣分,引导学生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规范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1.教学成效

通过本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初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安全操作和规范意识强了,项目实践中不仅仅只追求系统功能的实现,对工艺规范、自身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对于技术报国、技能成才也有了更深地理解和认同。

2.教学反思

本课程思政元素在融入时,思政案例的引入、案例的讲解及融入元素的总结还多是由教师独立完成,在思政教育环节学生参与感还有待加强,职三的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及充分的体验感受,才能深刻感悟并内化于心。为达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探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中可尝试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主题演讲、 小组讨论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附件:《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思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