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课题成果要报2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343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2022113

eed660ed-1323-40fb-9531-1eb9f9bdb8b7.gif

1.课题题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探析

2.标示:上海港湾学校王槊主持完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探析”(课题编号为JTYB20-487),参与人胡海云 赵婉莹 罗高美 黄杰

3.引言即研究缘起

本课题详细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教思政理论课融合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要性和可能性。具体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现状和困境,探析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原则及创新要求;提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思路,即通过“转识成智” 的方式来实现;提出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载体、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评价模式以及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等具体路径,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经过不断地调研和论证,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意义;解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要内容。提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思路,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通过“转学成智”的方式来实现,使研究更具现实客观性和针对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嫁接”,也不是生拉硬扯、生搬硬套,而是有一定的原则,一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符合德育目标的内涵,促使二者有机融合;三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教学过程,面临着艰巨的发展重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研究。本文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对策分析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还有对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职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分析有待深入。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分为五章节:第一章绪论:系统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教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合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概念界定与解读,阐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构成和特点为深入课题研究做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三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现实依据:详细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要性和可能性。第四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现状分析和困境分析。经过不断地调研和论证,通过反复实践,详细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详细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困境及成因。第五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思考:首先分析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选取原则及创新要求;然后提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思路,即通过“转识成智” 的方式来实现;然后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载体、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评价模式以及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的融合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重要前提,本课题的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辅助写作。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方法。虽然直接相关本课题的专著和论文较少,但是相关的期刊资料、研究成果繁多,在各大数据库均可查阅到,通过对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电子数据库资源的利用,搜集到了各种文献资料。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代表书籍,包括《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等。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了解到了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为本论文写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描述性研究法:本文涉及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界定以及对相关概念、名词的阐释,因此本文在理论方面对相关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名词进行了描述与阐释,以期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可行性前提。

(3)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的开展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对在校学生实际感受的了解,为论文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从而为论文的写作提供更为直观、有力的材料说明。

4)系统与综合分析法:利用系统与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以及在新时代下的重要意义进行梳理,同时结合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分析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职业院校不断弘扬院校传统文化,提供较多的实践途径。

5)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本论文除了需要从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出发进行研究之外,还需要从文化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和角度来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6)概念分析法:由于传统文化覆盖面之广阔,内涵之深刻非本人所能及,因此,本文对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主要基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涉及教材整体、部分单元和课时,通过知识分析法梳理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可能性。

7)归纳分析法:通过对收集的文献做一个归纳与分析,对某些问题进行分类讨论,进而提炼出有利于自己论文写作的观点和论据。

8)比较研究法:本论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对策。航海模拟器具有强大的仿真环境和模拟功能,它在船舶驾驶教学中可以有效代替实际船舶进行实践操船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船员驾驶培训设备。船员培训对船员素质的提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航海模拟器是船员培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是中国民族的根。重视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育必不可少。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特殊性,自当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能提高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两者相互促进。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承担着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责任。这一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深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土壤之中,不断汲取优秀思想道德资源中的营养,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作用,从而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意识。这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中国优秀传统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就融入内容的选取和创新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在厘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与职业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探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经验与教训。对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对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造成困境的原因,从实践角度提出了几点措施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一是视角创新,当下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上。本文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入手,结合各门思政课的特点进行研究,具有独特性。这是在作者去年课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职教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的基础上,再次深入探究的选题;二是提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思路,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通过“转学成智”的方式来实现,使研究更具现实客观性和针对性。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和文笔的欠缺,文章也存在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对策分析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