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成 果 要 报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 2022年11月9日
1.课题题目: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标示:上海港湾学校彭敬竹主持完成的“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为),参与人高树良、罗高美。
3.引言即研究缘起
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制度与绩效问责制。2010年财政部设计预算绩效管理处,标志着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正式拉开帷幕。2011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落实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要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机制。同年,财政部陆续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及《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对全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2014年,全国人大对《预算法》的修订并于2016年1月开始施行,首次通过法律方式要求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管理,并把绩效管理的思维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及预算审查的各个环节中。2017年十九大召开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创新预算管理方式,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确保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财〔2019〕6号),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覆盖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随着近年来制定的各项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及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制度,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预算绩效管理也日益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这也要求各单位要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升单位财政体系改革和管理效能。
随着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各学校事业单位也日益关注如何完善校内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科学统筹和分配资金来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高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并保持在4%以上,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也日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教育经费使用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因此,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对于学校单位提高教育经费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为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职业教育连年扩招。自2019年来,高职扩招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适当扩大中职生招生规模。职业教育的扩招也促进了各职校对招生方式、教学与管理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等一系列方面的改革与变化,同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加强了学校对教育经费管理的思考,为实现办学目标,提升职业教育改革成效,合理分配教育经费、高效使用财政拨款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的扩招也带来了中职校对经费管理的思考。高等学校(包括专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重点流向对象,但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例如对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执行力度不够;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结构不够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中职校在面临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更需要建立规范透明和约束力的预算管理制度及绩效评价制度,进而提高学校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课题将从中职校的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为出发点,根据中职校经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目前的现状,剖析潜在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确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维度指标以构建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的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及判断矩阵计算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最后通过以某中职校的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来说明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运用,希望通过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来提升中职校经费预算的使用效益和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一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中职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一部分是国外文献综述,主要从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研究及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研究两个方面介绍预算绩效思想的起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预算绩效发展历史及预算绩效评估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国内文献综述。此部分介绍国内预算绩效从2003年至2020年的主要研究观点。
第三章为课题相关理论概述。主要阐述预算、绩效、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相关理论概念,为构见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为后面的课题研究做铺垫。
第四章主要分析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此章节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职业教育经费预算绩效评价模式概况。第二部分为国外职业教育经费预算绩效评价模式概况。第三部分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中职校的应用意义。第四部分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中职校的应用现状。
第五章是关于中职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通过对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整体流程进行分析,进而分析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设置原则及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
第六章介绍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通过对一所中职校内涵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及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第四章介绍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方法,构建一套适合该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分析此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
第七章为课题的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全文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概述,以及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与展望。
本课题从中职校的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为出发点,根据中职校经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目前的现状,剖析潜在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确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维度指标以构建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的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及判断矩阵计算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权重。最后通过以某中职校的预算经费执行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来说明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运用,通过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来提升中职校经费预算的使用效益和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研究,有利于强化“绩效”意识,推进校区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一套系统的预算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绩效评价科学化、公平化、合理化;通过加强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对于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目标层的确认是基于研究者在做大量学术文献研究后,拟构建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只是初建立的一套框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平衡计分卡(BSC)四个维度的确立应该设计一套系统的面向上海港湾学校在校教职工的调查问卷,以客观、公正地确定平衡计分卡各个维度,从而降低从研究者视角出发的主观维度确定。
另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结果不通过一次性检验。因此在研究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借助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权重,使计算结果符合一次性检验,符合重要性权重设置的逻辑性。
本课题通过对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学习的预算绩效,还可以从微观角度对学校的战略目标和项目目标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便于管理者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制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置原则,科学合理建立一套符合中职校战略目标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预算绩效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客观、公正、合理原则。预算绩效指标不仅要设置合理,还应该符合学校的战略目标及预算经费衡量的目标,以全面、客观的评价预算绩效。
基于本课题中的案例分析,并不能代表所有中职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且每个中职校的预算经费项目情况使用也有所差异,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如何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并如何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社会公众及中职校本身也更加关注中职校的发展质量及发展效率,并对经费的使用关注度也日益增加。因此提升中职校的教学质量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中职校来说是任重而道远。因此,要加快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效果导向”的中职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用有限的资金去扩大办学、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是中职校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预算经费的合理使用及监管,使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部分,逐步完善中职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提高预算绩效资金使用效益的使用。
附件: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课题成果要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