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五四”精神,传承上海城市精神,4月29日,上海港湾学校团委组织部分师生、团员代表走进“沪剧会馆”,与上海沪剧院团总支举行联谊活动,通过参观沪剧会馆、现场游戏、演唱沪剧等互动环节共同庆祝“五四”青年节。上海沪剧院官方公众平台“沪剧之家”、东方网等均有报道。
对于本次活动,沪剧院高度重视,党政领导班子在沪剧表演艺术家、院长茅善玉的率领下,全体到场压阵。党总支书记金雪苓亲自带领学生们参观了“沪剧会馆”,让他们了解沪剧的起源、发展以及与海派文化的渊源……
青年团演员与学生们的互动游戏,则让同龄人彼此增进友谊,场面十分活泼,动感十足!
活动现场,茅善玉院长拿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沪剧抗战题材优秀剧目演出周”的宣传品样稿听取青年朋友意见和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兴致高昂。
交流演出中,耳熟能详的“金丝鸟”“一扇窗”从学生们清纯的声音发出,虽有粗糙,但不乏淳朴;“沪韵社”为此次活动专门编演的《上海的声音》,情真意切,“满园玉兰迎春风”,展示了沪剧美好的未来;男版《敦煌女儿·守望理想》,在缓缓的叙述中,道出了“不离不弃”的职业精神;茅善玉、钱思剑2位名家带领新秀钱莹、金世杰,与“沪韵社”合演的《庵堂相会·问叔叔》将活动推向高潮,也体现了沪剧艺术工作者贴近观众、走向校园的职业姿态!
据悉,沪剧院将在进校园普及演出和讲座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形式内容丰富、适合青年朋友多姿多彩的活动,如:每月举行一次“走近沪剧”活动,借助学校与剧院亲密互动的平台,让青年学子了解沪剧的艺术生产过程,通过观看排练演出、剧本朗读会、学唱沪剧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对沪剧的认知度,从而培育沪剧“粉丝”受众群。该活动不仅邀请青年们多到沪剧院、剧场走走,而且也会举行一系列户外活动,让彼此共结友情。今后,沪剧院还将定期开展青年座谈会,让青年人共同参与剧本研发、宣传创意等。
海派文化离不开沪剧,沪剧在上海城市精神中,追求卓越、大气谦和,定能成为璀璨的“明珠”!我们期待“上海的声音”走近更多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