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技术学院、港湾学校——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为引领,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实训

发布时间:2014-01-17浏览次数:312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中职学校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各中职学校各类专业的发展及专业内涵建设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如何切实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是当前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每个中职学校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实施课程改革,探索技能培训和实践培训为主体的应用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为各中职学校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各中职学校中悄然兴起,并在应用中逐渐被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随之被认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突破口。在此项工作中,专业要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 将“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过程中去,在归纳职业能力的基础上,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为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内涵,优化以教学实践、技能实训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目标与教学条件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不仅优化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同时加快了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步伐,对有效提升我校办学特色与办学水平大有益处。

近期我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112111班来实训中心进行为期二周的汽车拆装实习。拆装实习是机电专业实践课程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实现学生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目标,同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智能和技能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汽缸圆度与圆柱度检测、气门间隙、点火正时、刹车间隙、转向器蜗杆轴承预紧度和变速器装配等课题项目调整,使学生对汽车的整体结构有较清晰的认识。在实训期间,教师对较疑难的课题内容首先启发与引导,让学生们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教与学互动,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同学生们相互切磋与交流,直至全面理解和掌握,这种潜移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拓宽其视野,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在这过程中,大家虽然付出了辛劳,真正感受到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学以致用的,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树立了职业意识,体会到了各岗位的职业需求,将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技能实训中去。的确同学们在技能实训中受益匪浅,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感性认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经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控制教学方法和手段任何社会活动及生产都是有目标的,为了实现其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人们总是希望以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最大目标,取得最佳效果。在强化专业技能实训中,应以教学目标为“指挥棒”,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明显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实训中处于兴奋状态,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在向学生讲解汽车驱动桥总成各零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时,指着实物介绍机件的安装位置,结构、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时,学生不仅对其结构名称记得准确,安装位置记得清楚,而且对其工作原理也有较深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讲授发动机系统结构,名称、作用和工作原理时,采用边讲边指导边演示,通过分解发动机各部件,观察它与相邻机件的连接关系和具体结构,并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分析其工作原理,结果,学生反映强烈,踊跃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热情度和关注度是空前的,由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性亦很强。做到做中学,学中做,用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训,实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高度协调统一,“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改革了“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取得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获益匪浅。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概念、原理、技能和技巧,学生都要通过积极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经过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自身努力,才能理解掌握,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实训中实习指导老师以精心教学为抓手,注重教学目标为引领,耐心启发、认真示范、巡回指导、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专业技能实训方案。为了使实训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首先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动员,树立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其次强调专业技能实训的重要性,明确各工艺课题项目的目标与任务,了解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加强专业技能的传授。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本次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学生成绩合格率达到98.11%,优良率达到88.68%,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和助力职教整体改革等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致力于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特色校本实训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用发展的理念多角度综合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心智和人格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发展。

 

 

 

高等技术学院、港湾学校实训中心:聂鸿穗

2014-1-16  

 

搜索
您想要找的